改善縣域電商基礎設施,推動農產品轉型升級。我國縣域和鄉村的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網建設取得很大發展,但縣域倉儲和物流系統等電商基礎設施還需加強建設或者優化。具備向電商市場發展的縣域,應在電商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在提高物流效率、減少物流成本上下功夫,助推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加工產業的規模化。
鼓勵和吸引電商平臺和服務機構入駐縣域,塑造縣域知名品牌。縣域存在一些生產能力較強、品質較好但缺乏品牌知名度的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比較依賴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導致發展受限。通過電商平臺、縣域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專業機構的運營,通過專業設計服務公司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縣域企業可以結合地方特色資源和優勢找準品牌定位,提升這些品牌在國內外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如福建省漳州市通過跟一些平臺托管和半托管的合作,使“水培香蕉”迅速成為一個銷售爆品,實現月訂單三位數的增長。
孵化和培育縣域電商人才,吸引年輕人返鄉??h域產業發展的不足導致年輕人外流。縣域可以通過建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直播基地等為電商從業人員開展電商運營培訓,組織電商技能大賽,提供電商服務咨詢等活動。通過校企合作、外聘專家等方式建立電商人才培訓體系,出臺吸引和激勵電商人才的獎勵措施,營造有利于電商人才發展的營商環境。與電商結合的新業態可以創造有競爭力的就業崗位,吸引在外就業人員回鄉創業就業。
隨著交通和互聯網基礎設施在縣域的完善,“電商+產業帶”的發展模式給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可以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打造縣域品牌,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要推動“電商+產業帶”模式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縣域電商基礎設施,吸引電商平臺和服務機構入駐,培育電商專業人才。隨著縣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電商+產業帶”模式將會推動更多的縣域實現產業集聚和數字化轉型,助力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