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
各縣區、經開區人社局,各縣區、經開區黨(工)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業園區綜合服務局、黨群工作部,生態文旅區社會事業局、黨群工作部,市各有關單位:
根據市委人才辦《關于印發<“淮安市333產業人才”集聚行動方案(試行)>實施細則的通知》(淮人才辦〔2021〕12號)精神,現就做好2024年淮安市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
1.2021年4月22日后首次到我市“333產業”等實體經濟企業就業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學生,并首次在淮安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首次在淮就業時年齡需在45周歲以下)。
2.全日制技工院校技師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視同本科畢業生。留學生需取得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外籍大學生需有《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港澳臺大學生需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二、補貼標準
1.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給予每個補貼月份2000元、1600元、1000元生活補貼;
2.非淮安籍高校畢業生可享受每年2000元探親交通補貼;
3.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間,在我市“333產業”等實體經濟企業有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的月份為補貼月份。
三、申報程序
1.申報時間:2024年9月1日—9月20日。
2.審核時間:2024年9月1日—9月30日。
3.申報方式:符合申報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登錄淮安政務服務網(https://ha.jszwfw.gov.cn),選擇“財政獎補”→“人才獎勵”對應欄目進行申報,并按要求上傳相關材料:
(1)《淮安市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申請表》;(2)身份證(身份證明);(3)學歷學位證書(職業資格證書);(4)與就職單位簽訂的有效勞動合同;(5)社會保險權益記錄單;(6)申報探親交通補貼的還需提供居民戶口簿本人頁。
各類附件須提供原件的掃描件,并以材料名稱命名。非首次申報且就職單位、學歷學位無變化的,無需再次上傳附件。
4.受理審核:各縣區(園區)負責受理在本縣區(園區)納稅企業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申請,核查申請人填報信息,對信息準確性、真實性負責;市人才中心負責受理在市庫納稅企業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申請及接收縣區(園區)提交的淮安市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備案表。
5.補貼發放:經市委人才辦主任會議研究通過后,擬發放補貼人員名單在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http://rsj.huaian.gov.cn)向社會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市庫納稅企業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資金由市人才中心發放至人才本人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縣區(園區)納稅企業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由縣區(園區)本級發放至人才本人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
四、有關要求
1.各縣區(園區)根據要求,廣泛動員并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人才進行申報;申報單位和申報人才必須保證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對有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即取消申報資格,5年內不再接受該單位或個人的申報。
2.首次來淮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后3年內未申請補貼的,視為自動放棄申領資格。
3.需修改或補充材料的申報人才請在2024年10月9日前提供有效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五、咨詢電話
咨詢單位 | 聯系電話 | 咨詢單位 | 聯系電話 |
市人才中心 | 83659206 | 市政務服務中心 | 89866800(受理窗口) 83908006(技術支持) |
清江浦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 83643668 | 金湖縣人才市場 管理服務中心 | 86888623 |
淮陰區人才服務中心 | 80859887 | 漣水縣人才中心 | 82380795 |
淮安區人才中心 | 85963155 | 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 83612639 |
洪澤區人才中心 | 87206610 | 工業園區黨群工作部 | 89082955 |
盱眙縣公共就業 和人才服務中心 | 80910772 | 生態文旅區 黨群工作部 | 83638798 |
附件:1.淮安市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探親交通補貼申請表.docx
中共淮安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