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揚子晚報》
省兩會特別報道專欄刊發了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長顧坤相關采訪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長顧坤:
勇于擔當作為 奮力跨越趕超
努力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
多作貢獻
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淮安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我們做好項目、生態、樞紐、教育“四篇文章”,保持好勢頭,努力把周總理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激勵我們擔當作為、勇毅前行,為江蘇“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更多淮安貢獻。省長許昆林所作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新一年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和關鍵舉措,聚焦聚力、催人奮進。我們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淮安殷切囑托,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兩會”精神,強化守正創新、實干實效,強化攀高比強、跨越趕超,努力以更多過硬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示“象征意義”。
一是加大項目攻堅強度,讓發展底盤更加厚實。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方略,抓緊抓實項目這一“牛鼻子”,立足多招、優選、快投、快建,積極構建高水平招商選資新模式,力爭全年新簽約投資超億元工業項目1000個以上,工業投資超1500億元。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以“353”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為引領,聚力推動百億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取得新突破,確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加速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
二是拓展改革創新深度,讓發展動能更加充沛。積極搶抓省委支持淮安利用綜合交通優勢高質量發展樞紐經濟的重大機遇,加快寧淮鐵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淮安機場三期等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打造東部地區陸海聯動大通道、長三角產業協作鏈接點,進一步打通資源要素的集結通道,加快把要素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統籌抓好開發園區、空間要素、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推動更多示范性、帶動性強的改革事項加快落地見效。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深化“四最”營商環境集成改革,不斷增強區域競爭力。
三是提升科技創新濃度,讓發展活力更加強勁。緊緊圍繞成為“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生力軍,著力培強創新主體,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加快打造長三角北部重要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強化協同創新,提升科教產業園“創新之核”功能,高水平建設運營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淮安分院、南理工淮安研究院。優化創新生態,扎實開展科技金融賦能創新提速行動,著力引進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和緊缺型產業人才,加快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最大增量。
四是增添民生保障溫度,讓發展成果更加可感。堅守為民初心,堅持把群眾好口碑作為政府服務金標準。積極順應人口流動趨勢和結構變化,優化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在強化就業創業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化“一老一小”服務、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方面持續精準發力,用心用情用力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更大力度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加快建設現代教育高地,堅定培育擁有“四個自信”孩子,以縣中振興引領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聯動,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堅持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扎實抓好金融、債務、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全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