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黃花塘鎮借助全新的智能微電網技術,打造近零碳鄉村的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經驗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作為鄉村振興的先行軍,2024年,黃花塘鎮抓住省市領導掛鉤幫扶和革命老區政策傾斜機遇,以做優特色農業產業為先導,打造和美田園鄉村,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入選國家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鄉鎮公示名單,1.63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全部通過驗收,建成2個省級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建設,新建農業數字基地1個,舊鋪社區、蘆溝社區、黃花塘村被列入“江蘇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名單”。
用足資源,老區發展再添一抹紅。走進黃花塘鎮葉湖片區稻蝦生態種養試驗單元項目,90畝蝦苗區作為繁養分離的核心區域,通過尾水循環改善養殖水質,從源頭上提升了小龍蝦的品質與產量。該項目可輻射周邊養殖面積近萬畝,畝均收入可達3500元,為老區發展增添了一抹紅。黃花塘鎮以新四軍軍部紀念館、新四軍文化園為基底,改造提檔設施配套及服務水平,推動黨性教育培訓及軍文旅融合發展,全年承接各類培訓72班次6439人次。黃花塘村通過成立“強村公司”,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44.7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3萬元。
至真至誠,做強經濟貢獻一份力。黃花塘鎮堅持將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作為最大的招商項目幫辦服務,從“細心”處入手,帶上“誠心”出發,用“恒心”精準出擊。組建服務園區保障專班,全力做好園區在建設發展中的要素保障和社會事務工作;爭取省級各類資金2700萬元,規劃建設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農民創業園項目,為寧淮落戶企業提供載體;積極推動占地2.22萬平方米的黃花塘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投入使用,為園區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優質的服務助力深圳世顯項目、南京中科煜宸等9個項目成功簽約,寧淮算力中心項目、鼎緣農業、星達瑞光電等6個項目順利開工,南師大寧淮創新平臺等4個項目順利竣工。面對江蘇瑞盛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因產業政策、土地指標、資金短缺等問題停滯13年的現狀,黃花塘鎮主動擔起責任,多渠道“牽線搭橋”,順利引進投資10億元的上海山恩科技項目,對原瑞盛重工地塊和廠房進行有效利用,成為我縣盤活低效閑置企業的成功案例。
變茶成景,鄉村振興厚植一片綠。如何讓茶葉變成產業、茶區變成景區,黃花塘鎮一直在探索。該鎮依托10800畝雨山茶場純天然環境優勢,拓展千畝采茶基地、開設親子茶文化研學課堂、新建金陵秾稼民宿等休閑觀光旅游產業,開展5屆雨山茶旅推廣活動,累計吸引游客超5萬人,研發紅茶龍蝦、紅茶大閘蟹等6道特色美食。此外,搭建電商平臺開展“同心助農”公益直播活動,幫助160戶農戶因茶致富,戶均增收近4萬元。
向善向美,宜居宜業繪成一幅畫。為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黃花塘鎮為千棵柳村、大字營村、茶場鋪設黑色化道路8.5千米,改造污水管網約6千米,新增路燈450余盞,栽植道路沿途綠化5000余株,增設人行步道2千米。黃花塘鎮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不斷提升文化服務軟實力。12月18日,在大字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前廣場,黃梅戲經典曲目《天仙配》正在上演,贏得附近村民陣陣掌聲。今年以來,黃花塘鎮開展了156場文藝匯演,放映230場電影,為群眾提供58場義診活動,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功能,豐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